导读
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后,我区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,率先“调转促”、勇当“急先锋”,奋力冲刺“全国50强城区”。本报即日起开设专栏,反映我区在产业转型、改革创新、社会治理、城乡统筹、民生保障等方面聚焦发力、加快建设“全省最美最宜居最现代的首善之区”的奋发态势。
安徽省体量最大的“绿色建筑”、全国领先的超级“资源超市”、招投标年交易已超1400亿元……位于滨湖新区的要素大市场是一个具有工程招投标、房产交易、人才市场服务等综合交易功能的市场,它不仅是合肥的一座新地标,也是安徽乃至我国东部最活跃的综合要素大市场。
今年10月30日,李克强总理考察合肥的第一站便选在了这里,更是让这座超级“资源超市”走进了全国视野。
综合要素交易开创国内先河
要素大市场位于滨湖新区徽州大道和南京路交口西北角,紧邻滨湖国际会展中心,总建筑面积约21.5万平方米,总投资10亿元,建筑总高度为34.8米。
要素市场是市场体系中层次较高、对经济运行有重大影响的市场。合肥要素大市场是目前国内唯一的集金融证券交易、房地产买卖交易、人才资源市场、保险、社会中介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、知识产权交易等服务业为一体的特大中心市场,也是目前国内唯一投入使用的要素大市场。
而在此之前,合肥共有各类要素市场十多家,隶属不同部门,缺乏统一监管,制度建设不健全。今后,合肥将利用省会中心城市的有利资源,推进要素流通,形成无缝对接,逐步整合省及合肥、芜湖、蚌埠市要素交易载体,实时连接上海、天津等地产权交易市场,构建具有区域特色、带动全省、辐射泛长三角、全国领先的区域性要素市场集聚平台,将分属不同行业、部门的要素市场通过整合纳入平台,统一监管。
目前,要素大市场已有安徽省文化产权交易所、安徽省环境能源交易所、安徽省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、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、合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、合肥市人力资源市场、华拓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30多家企事业单位入驻,经营领域将包括围绕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的上下游服务企业,如房地产开发、人才培训以及就业管理、金融住房、公积金交易、出入境管理等服务。
“我们将逐渐集中各种交易平台,推进要素流通、无缝对接,提供定向内容服务为主体的新型服务模式,建成重点面向全省、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的高端要素集聚交易平台,打造为千亿级产值的现代产业基地,推进滨湖新区产业升级。”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负责人说。
省市共建一体化竖立全国样板
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、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入驻要素大市场,对中心提升交易服务能力,改善交易环境,提升合肥模式的品牌影响力,建设跨区域、开放型的公共资源综合交易市场具有重要意义。
记者在现场看到,公共资源综合交易市场包括评标区、隔夜评标区、局中心办公服务新址、对外服务区、拍卖大厅和开标区。其中评标区包括37间评标室、12间询标室、3间封标室、3间监控室、样品展示区、专家休息等候区、专家餐厅等。对外服务区设有信息发布屏、主形象墙、咨询服务、休息等候区、交易自助区、会员中心自助区。使得所有的交易信息都能及时公布公开。
自2006年以来,合肥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行,一直走在全国前列。尤其是在2013年,合肥颁布了全国第一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地方法规《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条例》,开全国先河。
今年1月1日,安徽省政府采购项目正式进入省市共建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,省本级政府采购业务将于2015年1月1日起全面委托合肥承担,成为全国首个省市合一的综合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,再次开全国之河。
10月30日,李克强总理专程来到要素大市场考察,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,他称赞这里创造性地实现了公共资源“网下无交易,网上全公开”,并强调“要将合肥地方立法引领改革的成功经验向全国推广”;在合肥市人力资源市场考察就业情况时,总理更是强调要让“淮才遍地”,不再“怀才不遇”。合肥在生产要素交易领域的诸多创新,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!
公共资源交易领航长三角城市副中心
省社科院专家表示,统筹推进要素交易市场建设既要在构建商贸、流通、会展、土地、农产品等各类传统要素市场方面迈开大步,更要谋划文化创意产权、技术产权、环境等新型要素市场,拓展资金交易、航运金融、资产管理、清算结算、产品研发和市场研究等业务,打造全国性区域高端要素集聚交易平台,
目前,合肥要素大市场商业配套也非常齐全,包括餐厅、咖啡店、创意书吧、红酒廊等。自驾的市民也不用担心没地方停车,合肥要素大市场准备了一次性停放1500辆标准车的超大型停车场。市民在办事之余还可以逛街、享受美食。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全力做好合肥要素大市场配套服务,联合周边打造市场配套服务集群,不断优化区域环境,加强交易市场及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,拓展更大的空间与载体,推进产业链延伸
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从招投标领域角度来看,进一步保障城市建设、规范建设市场、建设诚信社会,最终通过建立规范的市场秩序,引领整个城市建设项目向新高度发展,将是未来工作不断拓进的主要方向。完成建设长三角副中心这一目标,需要一砖一瓦踏实工作,认真垒砌,在实际操作中要把秉持“公开、公平、公正”的市场原则作为合肥名片播散开来,成为提升合肥城市吸引力的重要基石。作为全省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先行先试的一员,希望借此时机,成为引领适应时代需求、长三角城市副中心公共资源交易方面的探索者。 (李多庆)
文章来源:包河区人民政府网
服务热线